“我們針對寧夏奶牛持續高產能力不足的問題開展研究,3年來,通過系統分析影響奶牛持續高產的環境因素,并對持續高產奶牛基因進行篩選培育,取得了技術突破。”寧夏反芻動物分子細胞育種重點實驗室負責人、寧夏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副院長馬云說。
牛奶產業是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確定的“六特”產業之一,也是農業農村領域發展的核心產業。近年來,我區著力推進優勢產區、優質奶牛、優質高端乳制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不斷提升奶業競爭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數據表明:全區奶牛存欄90余萬頭,增速連續5年居全國第一;生鮮乳產量430.6萬噸,居全國第三位;牛奶產業全產業鏈產值突破800億元。
實現牛奶產業高質量發展,奶牛的持續高產是關鍵。2021年,自治區科技廳啟動了自治區“十四五”重點研發計劃重大項目“高產奶牛高產期健康控制技術研發與應用”,由寧夏大學聯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承擔實施。
“奶牛實現持續高產,對產業節本增效、農民增收有著重要意義。3年來,我們通過協同選育的方式,綜合分析了影響奶牛持續高產的外部環境問題和奶牛自身的基因影響,首次構建了運用機器視覺、基因組選擇、主效基因挖掘、育種芯片、體細胞擴繁等先進技術的奶牛高產期健康控制技術體系,相關技術在寧夏農墾乳業、寧夏新澳農牧、寧夏興源達農牧的4.5萬頭奶牛中示范應用,最終使奶牛的生產壽命由2.3胎提高到2.8胎。”馬云介紹,實驗顯示,應用牧場生鮮乳增產4%至6%,奶牛平均泌乳胎次提高0.5,奶牛群自然增長率由5%提高到10%。
據了解,項目通過采集14個規模化牧場15萬余頭奶牛系譜,系統分析了影響奶牛高產期健康的關鍵因素,挖掘了24個功能基因和分子標記。同時,設計研發了一款可以提高育種準確性的液相芯片,搭建了奶牛育種數據庫,并建立了高效活體采卵—體外胚胎生產技術體系和體細胞克隆技術規程。
12月23日,該項目通過了自治區專家組驗收。“項目針對寧夏奶牛生產壽命短等突出問題,系統分析了高產奶牛生產壽命的影響因素,探究了生產壽命和其他重要生產性狀之間的遺傳關聯,實現了高產長壽奶牛選育及高產長壽奶牛的擴繁技術集成示范,對寧夏奶牛高產長壽選育和優秀群體擴繁具有積極意義。”寧夏畜牧工作站二級研究員溫萬表示。(記者 馬越)